学院拥有植物保护学、园艺学2个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硕士、林学硕士、农业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农艺与种业领域)3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拥有15个校外研究生实践训练基地。
学术学位授权点
植物保护学(0904)
植物保护学科始于1975年设立的植物保护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2006年获批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植物保护学科被评为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2011年植物保护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植物保护学科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河南省地形气候复杂、植物病虫害种类多等特点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植物病原真菌与资源真菌、昆虫系统学、经济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农药利用及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等研究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
1. 植物病理学
以植物主要病害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的成灾机理和防控措施、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
性与资源真菌的多样性和开发利用、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要研究农作物主要害虫的成灾机理和防控措施、昆虫的系统分类、河南省天敌昆虫资源及其利
用。
3. 农药学
主要研究农作物上重要病原生物和害虫的抗药性监测与控制技术、农药毒理学、天然产物农药以
及新农药创制。
园艺学(0902)
园艺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和校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主要从事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园艺植物栽培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多项,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10余个,在葡萄生物技术、番茄设施栽培、马铃薯分子生物学、牡丹栽培生理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已成为河南省具有地区特点的园艺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园艺科学研究、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与推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1. 果树学
主要研究葡萄、桃和梨等果树的品种选育和改良,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创新,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等。在分子标记开发、核心种质构建、果实早熟性状形成机理、功能基因作用机制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形成一定特色。
2. 蔬菜学
主要研究番茄、黄瓜、马铃薯等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抗逆与品质代谢功能基因挖掘、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
3.设施园艺学
主要研究设施结构类型,设施条件下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理。在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防控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4. 观赏园艺学
以牡丹等主要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种质资源进行收集、调查与评价,研究栽培生理,探索生长发育机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遗传性状、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种质。
专业学位授权点
风景园林硕士(0953)
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保持和创造人及其活动与周围的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核心是社会、生态与艺术三位一体,主要特征是规划设计、生物生态与人文社会并重。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使用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生态恢复方法得以实践,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园林学涉及气候、地理、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工构筑物、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地域特色等人文元素,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应用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
1.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以满足人们对户外活动各类空间与场所需求为目标,研究如何创建舒适优美户外生活环境、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以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研究休闲农业规划、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培养研究生景观绿地规划与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森林公园保护与规划以及生态区域规划与设计能力。
2. 风景园林植物应用
以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种质资源收集、调查与评价,园林植物生态和景观效益分析与评价;研究园林植物配置造景、园林植物育种以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技术与理论。培养研究生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植物景观应用评价和植物造景能力。
林业硕士(0954)
林学学科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2010年开始招收林业领域专业硕士。主要在典型用材林和能源林定向培育与利用、森林土壤评价改良、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形成一定的特色。
主要研究方向:
1. 森林保护与资源利用
主要研究南北气候过渡带伏牛山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动植物间互作关系,主要林木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野生蜜蜂资源和保护策略,森林植物资源调查利用,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防控策略。
2. 林木育种与森林培育
利用组织培养、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手段,对林木进行材性和抗性改良;研究典型树种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定向培育与利用技术,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商品林产量构成规律和质量调控机制。
3. 森林生态与环境
主要研究森林土壤碳循环、固碳关键过程与多因子驱动机制,森林土壤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机制。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095132)(植物保护)
该领域是研究农业资源利用和植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媛杉捌浞乐卫砺酆头乐渭际醯难Э。
植物保护方向涵盖植物病害及其防治、农业昆虫及其防治、农田杂草及其防治、入侵生物及其防控、农药创新应用与生态安全、农药抗性及残留检测分析、植物检疫、植物有害生物分类等方面。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农药创制与应用、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农艺与种业(095131)(园艺)
农艺与种业领域主要涉及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及管理、草业经营及管理,以及相应作物的种子和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具体涵盖范围包括作物科学、园艺科学、草业科学、种业科学四个方向。
园艺科学方向主要研究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等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营销等基本原理及生产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园艺植物优质栽培和安全生产、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园艺产品贮藏与保鲜。